2019年春節(jié)前,井君先生到家里來看我,拿著散文集書稿讓我寫個序言,我很高興地答應(yīng)了。春節(jié)后,靜下心來,細細品讀,一下子被他那高遠的審美境界所吸引,漸漸沉浸其中,流連忘返。我的思緒也被井君優(yōu)美的文字撥動著,激蕩著,牽引著,仿佛借了他審美意象的翅膀,穿過了窗欞,穿透了黑夜,向著深邃迷茫的宇宙深處飛揚,漫游,探尋……
“漆黑的夜是獨立思想播種的田園,是自由精神飛翔的天空。漆黑的夜,沒有一絲光亮,沒有一點聲音,星星不知哪兒去了,月亮也不知哪兒去了,就連那平時叫個不停的蛐蛐怎么也無聲了呢?一切外在的東西都消失了,只有心靈和這黑夜同在。你會感覺到世界就是你周圍那么大,你可以自由無礙地與世界進行直接的對話與交流。你融在黑夜中,黑夜融在你的感覺中。這無邊無際的黑,遮蔽了萬物之形體,遮蔽了時光之流逝,遮蔽了世俗之煩擾;這綿綿不絕的夜,讓你淡忘了個體之渺小,淡忘了人生之孤寂,淡忘了生命之短暫。這世界只剩下漆黑的夜和自由的精神,自由的精神自由地飛翔于黑夜之中!”
這是《黑夜之美》一篇中的段落。這樣的文字在井君這本散文集中俯拾皆是,觸目生輝。這里有雋美的意象,有深邃的哲理,有淡淡的詩意,有鮮活的畫面,令我不斷產(chǎn)生向往之意。讀其文,觀其人,憶其事,我對井君的認識和理解更加深入了,更加確證了積淀在他生命中的精神品格、哲學素養(yǎng)和藝術(shù)才華。
井君是我哲學界老朋友王銳生先生的學生,20多年前他跟隨王先生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讀博士,完成了題為《社會發(fā)展的價值視野——社會價值論導(dǎo)論》的博士論文。畢業(yè)后,他雖然走過了許多工作崗位,但仍然默默地走自己的哲學道路,堅韌地進行著社會價值論理論體系的構(gòu)建。我陸續(xù)看過他的一些論文和作品,覺得不取諸鄰,出入自家門徑,洋溢著探尋真理的熱情、追求價值的情懷、崇尚正義的良知,既有深刻的理論思考,又有切實的社會眼光,還有生動鮮活的思想表達,十分難得。近些年與井君交往頻繁密切,多次在一起敞開心扉、促膝長談,我更加理解了他的精神理路和學術(shù)淵藪,也更加贊賞他的人生理想、不屈品格和自學能力。井君說,他是我的編外學生,其實,在我心目中我們早已成了真正的忘年之交。
2015年,正值寓所蕭蕭白楊黃葉燦燦的深秋時節(jié),我欣然接受了井君主編的《中國文藝評論》月刊的“名家專訪”。我們進行了長達三個多小時的探討交流。我圍繞著“萬有相通”這個哲學架構(gòu)和思想內(nèi)核,比較集中地闡述了對一些重大理論和現(xiàn)實問題的看法。井君也從社會價值論角度提出自己的觀點,思維深刻縝密,眼光獨到敏銳,啟我新思。后來,他滿懷深情地寫了一篇訪后跋語,還為我作了一首小詩:“世間煙云過眼多,筆底英華成大說。萬有相通融中西,空谷一蘭一彭澤。”此詩將我和我夫人彭蘭的名字都嵌了進去,構(gòu)思精妙,詞簡意豐,氣韻暢達,讓我久久難以忘懷。
2016年初夏我95歲生日時,哲學界的朋友們?yōu)槲议_了個研討會,我把井君也請來了,他做了題為“時代哲思,高遠境界”的發(fā)言。他還請著名書法家言恭達先生為我寫了一幅作品:“天人合一,萬有相通”,我很喜歡。井君在發(fā)表這幅作品時寫道:“學術(shù)與藝術(shù)相通,思想與境界相融,真理與審美相生,貫通古今,融會中西,古雅清新,自由自然,可觀時代精神,可展中華審美風范。放眼未來,時光流逝,后人回眸今日之事,可為雪泥鴻爪乎?”
后來,他多次到家里來拜訪我,我們暢談學術(shù)和藝術(shù),意態(tài)飛揚,自由自然,一談就是半天。我和井君的交往是自然淡泊的,卻讓人感受到精神的自由和愉悅?;赝@些交往歷程,香山幽谷、未名湖畔、北沙灘邊、京郊賓舍……那一段段美好的場景和時光歷歷在目,仿佛昨天剛剛發(fā)生一樣,感到特別親切溫馨。閉目凝思,猶如看到遺失在暗夜中的幾塊零金碎玉,一束光打過去,像星星一樣熠熠生輝。可以說,這種愉快的精神交往本身就具有豐富的審美特性。
循著我自己的精神足跡和學術(shù)邏輯,這幾年我對文學藝術(shù)的興趣越來越濃厚。我非常看重和喜歡散文,喜歡讀,也喜歡寫,從來沒有把她當作余事。我知道,井君是一個密切關(guān)注當代社會發(fā)展重大理論和現(xiàn)實問題的哲學思考者,社會價值論是他精神活動的根基和主要建構(gòu)方向。但同時,他還是一個具有廣泛藝術(shù)愛好和很高藝術(shù)才華的創(chuàng)作者,散文成了他伸張自由精神的另一片天空。這一點與我多有契合之處。我剛剛寫好的散文和隨筆常常第一時間發(fā)給井君欣賞,他也不斷發(fā)來新作讓我品評。
散文審美價值很高,但真正寫好很難。我十分欣賞井君的散文,常常從讀他的散文中得到新的思想啟迪和精神享受。井君善于在哲學思維和藝術(shù)思維之間自由轉(zhuǎn)換,他的社會價值論研究和文學創(chuàng)作是渾融貫通、水乳交融的。他的散文不是哲學概念在文學中的機械嫁接和簡單移植,也不是理論判斷的通俗表達和故事演繹,而是靠想象、形象和意象說話的純粹文學性的東西。哲學理念在他的藝術(shù)作品里如鹽入水,如蘭飄香,你看不到她,卻能品到她的滋味和氣息。這是井君不同于一般意義上學者寫散文隨筆的地方,也是高于一些作者在散文中生硬搬弄哲學概念和“掉書袋子”的地方。
井君的散文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具有強烈的畫面感和濃郁的詩意,超拔脫俗,鮮活動人。我想,這可能與他擅長攝影、寫詩有關(guān),也可能與他曾經(jīng)在康巴藏區(qū)多年工作有關(guān)。他的攝影具有獨到的哲人眼光和濃厚的文人氣息,滲透著深深的哲理,可以叫文人攝影。有一次,他把一幅也名為《黑夜之美》的攝影作品配了一首小詩一起送給我,頓時讓我眼前一亮。那個寥廓海天、漆黑深夜中戀人相擁的畫面精妙絕倫,引人無限遐想。攝影涌動著輕輕淺淺的詩意,小詩卻又浮現(xiàn)著迷迷茫茫的畫面,詩畫的完美結(jié)合,把我引入了一個澄明高遠的精神境界。
井君寫詩,注重心靈抒發(fā),不拘體格,不落俗套,追求少而精。除了獨立的詩歌創(chuàng)作之外,他喜歡在散文中寫詩。這些詩,隨意點染,與散文意境契合無間,映射生發(fā),像荒野中的山花一樣,自然開放,自由芬芳。他還常常為別人精彩的攝影作品配詩,品格優(yōu)雅,妙趣橫生,大有中國文人畫題跋的氣韻風神。其實,在我看來,井君的每一篇散文都可以當作一首清新簡約的詩來讀;每一首詩背后都蘊含著更加豐富高遠的文學意象,用你的想象把她開顯出來,就是一篇雋永的散文、一幅動人的心靈圖畫。也許在井君精神的深處、心靈的底層和價值內(nèi)核中,哲學、詩歌、散文、攝影是相通相融的,她們統(tǒng)一于井君“自由自然、思想理想”的生命追求之中。他有一首小詩,名叫《別甘孜》,簡約深邃,意味無窮,可算作這方面的一個例證:“來時雪如花,去時花如雪。來去兩無礙,雪落花自開。”
學術(shù)如斯,藝術(shù)如斯,生命如斯,宇宙萬物亦如斯。
是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