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 網(wǎng)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chuàng) > 正文

在對社會思潮的引領中凝聚青年

【摘要】近年來,青年思想文化的差異性、多樣性日益顯著,并逐漸形成相應的文化圈層。各種社會思潮在青年文化圈層中異?;钴S,對青年的心理、思想、價值觀以及行為產(chǎn)生復雜影響。及時研判、正確引領社會思潮,對于凝聚青年共識、整合青年力量,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社會思潮 青年 思想引領 【中圖分類號】D432.7 【文獻標識碼】A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更加自信自強、富于思辨精神,同時也面臨各種社會思潮的現(xiàn)實影響,不可避免會在理想和現(xiàn)實、主義和問題、利己和利他、小我和大我、民族和世界等方面遇到思想困惑,更加需要深入細致的教育和引導,用敏銳的眼光觀察社會,用清醒的頭腦思考人生,用智慧的力量創(chuàng)造未來。”社會思潮在一定時間與范圍內(nèi)流行,與青年群體有著密切關系。社會思潮對青年群體既具有分化效應,又具有整合作用。青年作為思想最活躍、行動力最強的社會群體,對社會思潮的接納與反應也最為迅速和強烈。

從歷史的角度看,先進的社會思潮總是在青年這一群體中首先找到社會載體,并逐漸轉(zhuǎn)化為推動社會歷史進步的政治力量,對青年群體乃至整個社會發(fā)揮重要的動員與整合作用。與此同時,青年群體在心理、思想、行為發(fā)展方面的變動性、多樣性甚至逆反性,往往也會被某些非主流甚至反主流的社會思潮所俘獲。當前,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斗爭與較量尤為激烈,尤其是各種社會思潮對青年群體的爭奪呈現(xiàn)出許多新的變化與特點。這就給我們提出一個重要課題: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如何應對社會思潮對青年的分化效應,從而更好凝聚和整合青年群體。

一些社會思潮企圖分化青年群體的心理、思想觀念和社會行動

社會思潮對青年群體心理的分化,突出體現(xiàn)在極化青年的心理上。當代青年,尤其是“Z世代”青年,存在明顯的圈層化特征。這一方面使某些有共同教育經(jīng)歷、興趣愛好、職業(yè)特征以及相近思想傾向的青年聚合在一起;另一方面又進一步強化了青年文化的圈層性,加速了青年群體的分化。某些社會思潮在傳播過程中,主動深入這些文化圈層,與青年網(wǎng)絡社交方式和娛樂方式相結(jié)合,迎合青年心理和話語體系,從而對青年群體產(chǎn)生吸引力、影響力甚至動員力。一些社會思潮擴大并利用部分青年潛在的亞健康心理,抓取青年的群體情緒,瓦解青年的心理防線,以達到分化青年心理、激化青年行為的目的。

一是利用并強化青年的逆反心理,極化其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傾向。青年階段處于人生發(fā)展中的過渡期,由依賴走向獨立,個性與社會性、生理發(fā)展與心理發(fā)展之間具有不平衡性、沖突性,由此體現(xiàn)出群體逆反與社會逆反的心理特征。而這種逆反心理往往就給某些社會思潮以侵入的空間。它們通過刻意迎合青年個人喜好,鼓動青年追求自我,以個人中心視角來看待自我與家庭、人際、社會等關系,在青年社會關系層面進行切割,使青年的思想行為與社會脫嵌,“精致利己主義”由此而產(chǎn)生。當自我利益與訴求無法得到滿足、情緒得不到紓解時,一些青年又會陷入被動頹廢之中,產(chǎn)生所謂的“空心病”。而一旦出現(xiàn)一些社會現(xiàn)象、熱點問題或思想觀點,某些別有用心的勢力就會伺機而動,煽動青年的反抗與對立情緒,使個別青年喪失對主流價值的認同、基本社會規(guī)則的敬畏意識,甚至在極端情緒的操縱下產(chǎn)生破壞性行為。

二是利用并強化部分青年的攀比心理,極化其以物質(zhì)消費為中心的心理需求。消費主義思潮對青年攀比心理的分化最為嚴重,消費主義鼓吹“為了消費而消費”,在充分利用并放大青年攀比、從眾等心理特點的基礎上,誘導青年進行“面子消費”、透支消費。一些自媒體中所充斥的販賣流量、制造消費欲望的信息,誘使部分青年喪失理智、沖動消費,不僅使個別青年為消費所奴役,而且因攀比而極化,在物化社會關系的基礎上加劇了青年群體的分化。

三是利用并強化青年的沖動心理,極化其敵對甚至報復社會的心理情緒。情緒化、沖動是青年較為突出的心理特質(zhì),這種心理特質(zhì)極易被一些社會思潮所利用、放大。

社會思潮對青年思想觀念的分化,主要是通過抓取青年的思想困頓,進行精準的“思想供給”。當前,青年圈層文化中出現(xiàn)了“積極廢人”“光想青年”“躺平”“佛系”等許多流行詞匯,從不同側(cè)面折射出當代青年精神生活、思想狀況的分化。在這些話語流行的背后,實際上也存在著社會思潮推波助瀾的作用,其刻意迎合青年的思想需求,企圖分化青年的價值取向,從而混亂青年的價值觀,逐步瓦解青年的理想信念。

一是抓取青年的娛樂之需,放大部分青年的享樂意識,分化青年奮斗向上的思想追求。近年來,泛娛樂主義思潮沉渣泛起,通過刻意營造虛假狂歡而博得青年關注,企圖分化和污化青年的精神生活。在青年亞文化中,“躺平”“享樂”被當成一種追求,部分青年向“佛系”靠攏,認為“生活差不多就可以了”“何必苦了自己”,所謂“積極廢人”和“光想青年”應運而生。積極進取、奮斗向上,是青年應有的思想姿態(tài)。但泛娛樂主義與享樂主義思潮的流行,使一些青年沉迷于各種感官娛樂、物質(zhì)享受之中,與主流價值追求、積極生活態(tài)度漸行漸遠。

二是抓取青年的困惑之期,不斷滲透西方價值觀,分化青年的價值認同。青年時期是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關鍵期。隨著我國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青年價值觀的差異性、多樣性日益凸顯。社會思潮對青年價值觀也會產(chǎn)生深刻影響,其傳播和流行往往會改變青年既有的價值認同,導致價值取向的分化甚至價值標準的模糊。以“普世價值”為代表的思潮,向青年兜售資本主義的“自由”“平等”“法治”“人權(quán)”等價值理念,混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資本主義價值觀之間的本質(zhì)區(qū)別,分化青年的價值取向和價值認同。網(wǎng)絡民粹主義思潮利用一些青年價值認同的裂隙,為其提供文化圈際選擇,不斷滲透所謂的“平民化”“大眾化”等民粹思想觀念。比如,在“飯圈”,關鍵意見領袖(KOL)的價值立場,可以說就是“飯圈”青年話語表達與價值取向的重要風向標。而網(wǎng)絡民粹主義常常會在KOL中扶植“代言人”,在群體“對戰(zhàn)”“互撕”中分化青年的思想觀念,從而達到分化、弱化青年對主流價值體系認同的目的。

三是通過抓取部分青年對歷史的碎片認知,散播歪曲歷史的思想言論,以期分化青年的歷史文化認同。當代青年生活在和平發(fā)展年代,沒有經(jīng)歷過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的艱辛,再加上個別青年對革命歷史與紅色文化認知缺失,給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留出滲透空間。歷史虛無主義以個別歷史細節(jié)或情節(jié)來演繹整個歷史的發(fā)展脈絡,以娛樂、惡搞等形式丑化歷史人物,借“記憶”“紀念”“重啟”“評價”之名歪曲某一階段的歷史事實等,其實質(zhì)就是否定歷史、否定社會主義、否定中國共產(chǎn)黨,歸根到底就是要瓦解青年對黨的歷史認同,在歷史觀上搞亂青年的思想。此外,在各類網(wǎng)絡媒介中,出現(xiàn)了一些“高級黑”“低級紅”的現(xiàn)象,為吸引更多青年關注,以“正能量”“事實描述”等形式呈現(xiàn),表面上迎合主流、宣傳正能量,實則含沙射影、惡意抨擊,其本質(zhì)上是一種文化虛無主義,旨在分化青年對主流歷史文化的認同。

社會思潮對青年社會行動的分化,在于刺激青年的離軌行為,誤導青年的社會行動。社會思潮具有動員青年、發(fā)動青年的作用。它可能引發(fā)積極的、正向的社會行動,也可能導致消極的、負面的社會行動。在錯誤思潮的鼓噪、渲染、刺激下,青年的社會行為極易失去理性、偏離正軌,產(chǎn)生諸多行為脫序、社會越軌的現(xiàn)象與問題。當前,某些極端的社會思潮尤其是政治思潮,在各種青年網(wǎng)絡文化圈層中植入滲透,且形成相互裹挾的態(tài)勢,刺激青年的離軌行為,誤導青年的社會行動,以期達到瓦解青年群體、擾亂社會秩序的目的。

一是泛娛樂主義、消費主義與網(wǎng)絡民粹主義相互裹挾,通過制造圈層之間的矛盾對立來分化青年的社會行動。這一點尤其在青年“粉圈”“飯圈”等亞文化圈中體現(xiàn)得較為明顯。“一入飯圈深似海”,追星青年從進入“粉圈”到陷入“飯圈”,從一開始的理性追星行為,到主動為明星“規(guī)劃事業(yè)”“洗腦式應援”,再到發(fā)展為“互撕對罵”“人肉路人”等極端社會行為,中間少不了某些思潮對青年的誤導。其中,泛娛樂主義將某些明星或文藝作品的錯誤傾向通過娛樂化的方式加以美化,使娛樂問題政治化,誘導青年的政治認知與行為;網(wǎng)絡民粹主義進一步利用青年維護明星“偶像人設”的心理,扶植“代言人”,圍繞某些社會熱點與敏感事件大做文章,擴大乃至激化不同“飯圈”的矛盾,導致言語攻擊、網(wǎng)絡對罵、人肉搜索等極端行為;消費主義則利用偶像營銷的方式,引發(fā)青年的從眾、攀比、跟風消費,不斷為明星進行無底線應援,甚至不惜為明星錯誤的政治立場與行為“買單”。

二是極端的個人主義與民族主義思潮相互裹挾,通過制造個人與社會的疏離對立來分化青年的社會行動。隨著網(wǎng)絡社交媒體的發(fā)展,青年的社交圈層與方式發(fā)生了深刻變化,原子式、虛擬化的人際交往,導致青年社會關系的脆弱性增強,也給某些有害的社會思潮提供了進駐空間。一些青年在極端個人主義的影響下,信奉“個人至上”,遇到好事爭先上,承擔責任則“甩鍋”,為了實現(xiàn)自身利益而不擇手段,甚至做出傷害他人的行為。而表現(xiàn)較為溫和的“精致利己主義”,貌似無傷大雅甚至符合情理,實則是變形的極端個人主義,在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產(chǎn)生沖突時,極易出現(xiàn)損人利己的行為。更需要引起我們警惕的是,個別青年的社會關系較為疏離,對生活充滿“喪”和“頹”,他們往往會在網(wǎng)絡上選擇一些“志同道合”的圈層,并在這些圈層中表達對生活現(xiàn)狀、人際關系和社會的不滿。社會思潮往往就會滲透其中,不斷放大并激化青年對現(xiàn)實社會的不滿與仇視情緒。

積極研判、有效應對社會思潮,從而更好引領青年、凝聚青年

社會思潮對青年產(chǎn)生的這些分化效應,若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與應對,則有可能導致青年群體的心理極化、思想分化、行為異化,在青年群體中產(chǎn)生離心力,對社會發(fā)展產(chǎn)生破壞力。有效應對并消除這些負面效應,需要在思想引領中整合青年、凝聚青年、動員青年,通過加強對青年的思想政治引領,增強青年群體的凝聚力,強化青年的社會參與和政治認同,使青年自覺承擔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責任和使命。

在心理疏導中凝聚青年。要消解錯誤社會思潮對青年心理的分化,抵制錯誤思潮對青年的心理侵蝕,就需做好青年的心理疏導工作。一要健全面向青年的心理疏導機制,及時疏導青年的逆反心理,增強青年群體的向心力。心理疏導,是疏解青年情緒情感的重要途徑,是培育青年積極健康心理的重要方式。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青年的社會壓力、心理壓力不斷加大,成為心理問題高發(fā)的社會群體之一,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疏解,就會被某些社會思潮捕獲和利用。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加強針對青年群體的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關心青年,關愛青年,加強與青年群體的互動溝通,幫助他們疏解不良情緒情感。與此同時,也要著力解決青年所面臨的各種實際困難與問題,在此基礎上加強對青年的集體主義、愛國主義教育,提升青年的社會信任度與向心力。二要培育青年良好的社會心態(tài),警惕社會思潮對青年的心理攻勢,疏解青年沖動、攀比心理,引導青年養(yǎng)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tài)。良好社會心態(tài)的培育,關鍵在于引導青年建立合理的社會認知,用科學理論與健全理性來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夠自覺抵制各種誘惑和誘導。

在思想引導中凝聚青年。破除社會思潮對青年的思想分化,要在尊重差異、包容多樣的基礎上,引導青年科學鑒別和理性對待社會思潮,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社會思潮的引領力,讓青年守住信仰、信念和信心,不斷增強青年群體的凝聚力。一要引導青年科學鑒別社會思潮。當前,社會思潮的傳播樣態(tài)與方式發(fā)生著復雜的變化,它們花樣翻新、相互裹挾、泥沙俱下,使青年眼花繚亂、陷入盲從。這就需要用科學的理論和主流價值體系進行引領,幫助青年確立正確的價值立場和價值標準,提高青年對各種社會思潮的鑒別力。當前,尤其要引導青年理性甄別歷史虛無主義和“普世價值”等錯誤社會思潮,使他們認清這些思潮的錯誤本質(zhì)和政治意圖。二要在引領中強化青年的理想信念。只有堅定理想信念,才能從根本上抵御錯誤思潮對青年群體的分化與瓦解,不斷鞏固和加強青年群體的凝聚力。在處理個人與他人、社會、國家的利益關系時,如果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念與理想信念作為指導,就會產(chǎn)生各種思想與行為偏差。這就需要加強對青年群體的價值觀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當前,尤其要加強針對青年群體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精準把握青年群體利益矛盾、思想困惑的基礎上進行價值引領。

在政治引領中凝聚青年。先進的思想理論體系一旦為青年群體所掌握,就會變成推動社會發(fā)展的巨大力量。反之,錯誤的社會思潮一旦影響青年的思想與行為,就會產(chǎn)生社會離散力與破壞力。因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對青年群體的政治引領,不斷強化對青年群體的政治凝聚,并使之轉(zhuǎn)化為推動社會進步的政治力量。一要在政治引領中增強青年的政治認同。當前,某些社會思潮在傳播過程中表現(xiàn)出一定的偽裝性、隱匿性、迷惑性,但卻帶有強烈的政治傾向,如歷史虛無主義、極端民族主義等思潮。這些思潮往往利用部分青年在政治觀上的不成熟性,弱化青年對國家制度、黨的歷史與領導地位的認同,以此動搖青年的政治信念,分化青年的政治立場,最終誤導青年的政治行為。這就需要我們進一步加強對青年的政治引領,引導青年形成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政黨觀。二要在政治認同的基礎上整合青年力量。青年只有通過參與社會行動和政治生活,才能真正了解現(xiàn)實社會與政治邏輯,才能對形形色色的社會思潮形成正確的判斷,也才能對錯誤的社會思潮產(chǎn)生免疫力。青年群體有政治激情,有參與意愿,這就需要我們在增強青年政治認同的基礎上,做好對青年的政治吸納與政治引導工作,通過青年群體有序的政治參與、積極的社會行動整合青年的政治力量,發(fā)揮青年的政治作用。

在使命擔當中凝聚青年。應對社會思潮對青年社會行為的分化,關鍵在于激發(fā)青年的使命擔當意識,在青年群體中凝聚起積極有為、勇于擔當、推動社會進步的行動共識。一要引導青年自覺弘揚和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引領社會思潮的價值導向,也是在青年群體中凝心聚力、確立起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的價值基石。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青年群體牢牢堅守法律底線、政治底線、道德底線。同時,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青年的日常生活,引導青年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在實踐參與中強化青年勞動觀念、奉獻精神,通過實踐體驗加深青年對國家和社會的了解,使青年進一步明確自身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二要引導青年自覺承擔國家富強和民族復興的責任與使命??照務`國,實干興邦。青年群體要自覺抵制錯誤思潮的影響與分化,從根本上說,要在實踐中經(jīng)歷風雨,在奮斗中砥礪前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時代總是把歷史責任賦予青年。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生逢其時、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xiàn)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新時代中國青年必須繼承和發(fā)揚“五四精神”,以偉大的使命意識、積極的責任擔當,激發(fā)起昂揚向上、團結(jié)奮斗的精神動力,不做“空心人”,拒絕“躺平”,不斷錘煉品格、磨練意志、增強本領。

(作者為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導;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耿春曉對本文亦有貢獻)

【參考文獻】

①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22年5月11日。

責編/趙橙涔 美編/李祥峰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chuàng)內(nèi)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zhuǎn)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quán),轉(zhuǎn)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李一丹]
標簽: 社會思潮   青年   思想引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