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人民智庫> 正文

調查報告:公眾對西方社會治理的認知與評價(2)

失業(yè)率、財政狀況、民眾信仰是治理模式評價的重要晴雨表

評價一個國家的治理狀況,需要綜合考慮經濟、社會、文化等多方面因素,不能單憑偶發(fā)事件就斷定一個社會的治理好壞。哪些因素對評價治理模式與治理水平最為有效?反過來說,當一個國家發(fā)展出現哪些問題,就意味著要轉變現有的治理模式?調查發(fā)現,失業(yè)率居高不下(56.28%)、國家財政緊張(54.22%)、以及民眾精神空虛與缺乏信仰(51.34%)是受訪者眼中需要轉變治理模式的最突出反映,上述三個選項均得到了過半的選擇率。

失業(yè)率是反映經濟社會發(fā)展健康平穩(wěn)狀況的重要指標,過高的失業(yè)率會直接影響民眾生活水平,影響社會秩序的和諧穩(wěn)定,不僅使社會治理陷入困境,還會進一步發(fā)酵出其他更嚴重的經濟、社會問題。美國斯坦福大學政治及社會教授拉里•戴蒙德指出,伴隨著經濟一體化和國際經濟競爭進程的推進,許多人飽受失業(yè)、企業(yè)倒閉或是經濟機會流失的痛苦。他們感到生計、經濟前景和下一代的出路受到威脅,因此將希望寄托在主張貿易自由化放慢腳步或走回頭路的候選人身上。高失業(yè)率帶來的恐懼心理和偏見驅使民粹主義、反全球化、反移民等極端主義思想成為近年來西方國家人民的選擇。

冰島國家破產、希臘危機、歐元危機都是近年來備受關注的問題。對于西方社會的財政危機,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毛壽龍認為,西方的社會政策雖然照顧了很多弱勢群體,但也提高了西方國家經濟的勞動力成本,降低了其競爭力。社會福利需要大量的支出,而爆發(fā)危機之后,政府的稅收收入有限,不得不依靠財政赤字來維持社會福利支出,進而導致了財政危機。而一旦依靠金融工具來籌措社會福利支出則可能引發(fā)金融危機,如美國多年來在財政上給購房行為免稅,在金融上給沒有還貸能力的人購買住房提供政府擔保,并通過金融工具把風險轉移到金融市場,結果引發(fā)了次貸危機。很多發(fā)達國家的社?;鸲祭媒鹑谑袌鰜碓鲋当V?,希望社會基金能夠分享經濟發(fā)展成果,但是一旦金融出現低谷,不僅沒有增值保值,反而折損大半,而這又需要政府財政來進行填補。其結果導致西方國家不是陷入金融危機,就是陷入財政危機,或者陷入雙重危機。因此,西方國家的經濟危機,其實就是這些國家的治理危機,它意味著中央集權的財政治理結構存在著重大的問題。

民眾的精神信仰團結向上、社會凝聚力強是社會治理的重要目標之一。民眾精神空虛渙散、信仰缺失,不僅不利于個人的發(fā)展,也會對社會穩(wěn)定和國家安全帶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近年來,屢屢曝出歐美青年人加入極端組織的消息。有專家分析,思想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混亂,以及對社會現狀的極度不滿是造成這些西方社會青年走上極端主義道路的重要誘因。國際輿論分析指出,金融危機以來,一些來自中低收入階層和少數族裔的年輕人成為受到沖擊最嚴重的群體之一,他們中的許多人長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被排斥在主流社會之外,這種對社會主流價值觀的疏離感使他們更容易接受極端思潮的影響。浙江師范大學教授王加豐認為,近年來西方的意識形態(tài)開始更加多元化,出現了多樣的追求和多樣的思潮。解決基本的生存問題后,大量的欲望和期盼涌出,相應地也生出大量失望和頹廢情緒。形形色色的思想問題出現了,社會焦慮是其中的重要部分。“悲觀主義扭曲了人的心腸,神秘主義迷惑了人的頭腦”,西方國家的現代社會焦慮似乎成為中產階級和底層民眾所共同面對的重要問題。

除此之外,四成左右的受訪者認為,排外主義和民粹主義(44.82%)、貧富差距和社會不平等(41.38%)、經濟增長復蘇乏力(37.64%)等問題也對反映治理現狀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圖像 3

金融危機發(fā)生以來,右翼民粹主義思潮在很多歐洲國家開始升溫,反移民、反穆斯林、否認平等、拒絕開放等論調相互影響相伴而生,隨著近年歐洲難民問題的推動,排外主義和民粹主義傾向在西方社會進一步加劇。加拿大《環(huán)球郵報》分析指出,當今西方社會正在形成兩個截然對立的群體:以穆斯林為代表的外來移民,以及堅持西方傳統(tǒng)宗教、文化價值觀的保守派民眾,這兩個群體在價值認同上存在明顯的差異、矛盾。如何調和西方社會長期堅持的“言論自由”同穆斯林移民宗教信仰習俗之間的矛盾,將是西方社會面臨的重大課題。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歐洲及中東問題專家馬克•皮里耶尼指出,隨著大量穆斯林移民的涌入,西方發(fā)達國家的民眾往往有一種深深的文化疏離感和不安全感,本能地排斥非西方文化因素的進入;在《查理周刊》事件上這一傾向表現得尤為突出,盡管歐洲媒體異口同聲地對襲擊事件口誅筆伐,卻幾乎無人提及穆斯林民眾宗教信仰理應受到保護,這種在言論自由問題上的“雙重標準”,導致西方社會與伊斯蘭世界根深蒂固的不信任被再次激發(fā)出來。

貧富差距過大是當前西方社會不得不直面的問題。法國經濟學家皮凱蒂的專著《21世紀資本論》風靡全球,在西方社會引發(fā)強烈關注和共鳴。其通過對大量歷史數據的比較研究,揭示出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和其他發(fā)達國家的收入不平等日益嚴重。勞資之間的分立造成了諸多沖突,首要原因是資本所有權的高度集中。財富的不平等以及由此產生的資本收入的不平等,事實上比勞動收入的不平等要大得多。數據顯示,現在10%最富有的美國人占有超過70%的全國財富,而且其中一半由最富有的1%所占有。財富的不平等進一步導致了機會不平等和社會流動性下降,近年來“占領華爾街”運動就是民眾對社會貧富差距過大、利益集團侵蝕公眾利益的不滿與抗議表現。

上一頁 1 234下一頁
責任編輯:國家治理1
標簽: 調查報告   認知   公眾   評價   社會